?海峽兩岸專家齊聚溱湖研討濕地保護與發展
昨日,溱湖濕地生態保護與發展高層專家座談會在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來自大陸和臺灣的專家學者就環境宣傳教育項目的意義、濕地保護與恢復等方面進行研討與交流。
座談會上,區委副書記何光勝致歡迎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學會秘書長、教授徐榮崇,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王中生分別作了環境宣傳教育項目的意義、規劃與實踐和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恢復的專題報告。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參會代表紛紛就濕地規劃、如何進一步改善濕地水環境、濕地適合栽種哪些樹木等方面向專家“提問”,專家們的精彩解答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近年來,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始終不渝地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對溱湖濕地實施積極保護,減少人為影響,改善濕地水質,保護濕地動植物多樣性。溱湖濕地累計投入10多億元進行濕地保護和恢復,遵循“最小化干預、可持續發展”原則,對濕地的原生態盡量予以保護與恢復,栽植各類耐濕樹木和水生植物580多萬株,累計恢復濕地近萬畝。
會前,與會的專家學者還實地考察了溱湖濕地公園,對我區在濕地保護與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贊賞。專家們表示,通過實地考察深切感受到溱湖濕地公園是一個濕地的公園,而不是一個公園的濕地,擁有很多的生物元素,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可以作為濕地保護與發展的教育平臺。來溱湖濕地旅游不僅可以很好的游玩,也可以和大自然有一個很好的互動。專家們希望大家能夠友善濕地、友善生態、友善大自然,在人與自然的平衡中為我們的地球盡一份力。